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八零书屋 >> 蚍蜉传 >> 第627章 55变局(三)

第627章 55变局(三) 2/2

侯大贵又从李指挥那里了解到,近来从北直隶、山东方向来了一支军队,数目颇众,与广灵县退来的清兵及唐通兵会合,数量不下两万。此前,侯大贵就听说了清军兵分两路收拾山西、山东的事,由此看来,宣府内清军兵力突增,很可能是原本在山东的那支清兵折来了山西。

“山西方面鞑子主将叫叶臣,是虏中老将,以攻城出名,此次围困柴沟堡,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山东那边来的鞑子我不甚清楚,但当下守在柴沟堡以南的就是他们。”李指挥尽自己所能,把知道的军情告诉侯大贵。

过去,女真人在集体行猎时,每人各出箭一支,十人之中选出一人做总领,其余九人听总领之命按照各个方向而行,不许错乱,这样的组织女真语为“牛录”,即“大箭”,其总领叫做“牛录额真”,即“大箭主”。努尔哈赤对牛录制度改革,使之军政合一,既能成为生产编制,也能在战时进行军事行动。

大体而言,每牛录三百人,少数为披甲的常备兵,其余大多为预备兵,即便遇上重大战事也不会动员所有兵力,基本抽取三成或六成,以便留有剩余继续从事生产及其他徭役。后来努尔哈赤的兵力逐渐壮大,便以每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甲喇”女真语本意为“草木、竹类等枝干中间的节”,意指甲喇额真承上启下的地位。甲喇额真之上,又有固山额真。每五个甲喇额真设一固山额真,“固山”在女真语中即是“旗”的意思,固山额真以汉话而言,便是旗主。固山额真身边还设有两名梅勒额真,“梅勒”意为“两侧”,形容站在旗主两侧的副手,颇为形象。

从牛录额真到固山额真这一套军事制度,便是清国八旗之基础。一般而言,每旗约有二十五个牛录,共七千五百人左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八旗规模不断扩大,后来更加入蒙、汉八旗,兵力早非昔日可比。

叶臣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镶红旗在多尔衮夺权代政前后人事变动甚是频繁,当前大旗主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孙罗洛浑,还有一些小旗主,叶臣即为其中之一。相较于罗洛浑、尼堪、硕塞等其他旗主,叶臣资格最老、战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镶红旗第一将。

“柴沟堡以南?”

“正是,柴沟堡南北皆山,只有城堡在平川之上。”

侯大贵点点头道:“鞑子守山,为的是阻止我军从南驰援柴沟堡。”又问,“守山的鞑子有多少人?”

李指挥想了想道:“两支鞑子人都不算特别多,大部分去围困柴沟堡了,守山的估摸着一两千人规模。”

“一千多的鞑子......”侯大贵心思活泛,“人不多,鞑子擅长马军,如今守山,是扬其短舍其长,我这五千人都是步兵,纵然大雨施展不开火器,攻山多打少还是无碍的。”

李指挥看着侯大贵眼珠滴溜溜转,问道:“总管要打鞑子?”

侯大贵振臂道:“打。”

李指挥大喜,说道:“总管平定了山西,正好一鼓作气端了鞑子,还我宣府太平。”随后道,“总管要出兵,小人愿意带路!”

侯大贵心存试探清军战力的心思,当即传令出兵。军队用过午饭,稍稍休整,便直奔柴沟堡南面的山地。

守在那里的清军刚好千人,隶属叶臣麾下阿礼哈超哈,由一名甲喇章京指挥。阿礼哈超哈汉话为“骑兵”,是为定随固山额真的行营马军,颇为精锐。叶臣把马军编制部署在山地并非昏招,反而是看准了这些兵士的战斗力。

女真部落多筑城寨于地势险峻的山地,因此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期间开始,就大多是山地作战。比如万历十二年努尔哈赤攻打浑河部兆嘉城时,就率兵冒着大雪,凿山为磴,强上噶哈岭。同年又顶着矢雨滚石,猛攻险峻的玛尔墩山寨。次年在太栾岗力敌界藩、萨尔浒、东家、巴尔达四城联军,双方亦是激战于山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清国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之所以能蓬勃发展,赖以为生的基石便是强劲的步兵。虽说在早期努尔哈赤军中马军并不少,但因为白山黑水地区山多林密,马军通常需要下马步战,战马职责因此以运载机动为主。起初,努尔哈赤拥有的盔甲、臂手、顿项等非常少,且在崎岖的山地作战重甲易疲,故而其步兵多轻甲持短梢弓,攀援如飞,迅捷异常。万历二十一年在于海西女真决战的古勒山之战中,努尔哈赤毅然下令所有部下解除重甲,统统轻装上阵,并在对阵时下马徐徐步行,最终取得大捷。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与海西女真中最强的乌拉部作战。此时努尔哈赤的军队已经有了专职轻甲作战的“短甲兵”,并依赖步战对射,重创了对手。

所以,八旗兵的传统以步战为长,连同马军,亦擅步战。

及至侯大贵军队到时,仰望并不陡峭的山地,纷纷飞雨之下,清兵盔甲明如冰雪。

喜欢蚍蜉传请大家收藏:(www.8lsw.net)蚍蜉传八零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蚍蜉传最新章节 - 蚍蜉传全文阅读 - 蚍蜉传txt下载 - 陈安野的全部小说 - 蚍蜉传 八零书屋

猜你喜欢: 傲娇校花爱上我完美世界邪祟四爷的心尖宠妃风月听画壁全职高手高门庶女乱世巨星狗带吧青春灰塔笔记(密码战)